看红色旧址,看图片和实物展览,听听革命故事,吃吃“忆苦思甜饭”,买一些大路货般的纪念品,是不少红色旅游的通用模式。仅凭这些,不要说游客的感触不深,想要吸引更多需求多元且日益个性化的游客,也是远远不够的。
毋庸置疑的一点是,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座金矿,而且是名符其实的富矿区。如江苏常熟沙家浜,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沙家浜风景区,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、红石民俗文化村、国防教育园、芦苇迷宫、水上休闲活动区等一大批景点,形成一个红色旅游产业链,每年仅沙家浜旅游节期间,就接待游客超过350万人次。
武夷山市看准红色旅游前景而大力打造,值得肯定。可开发红色文化资源,不是修缮几座旧址、建一个纪念馆、搜集几件文物,就可以做出大成效的。如何有效开发红色文化资源,塑造与传播红色文化产业品牌,构筑红色文化产业链?如何拓展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、创新红色衍生产品?大有文章可做。这其中,创意尤为重要。
比如说,目前很多景点比较通用的方式—以体验式教育娱乐为主打,让游客走进历史场景,再现红色记忆,有效参与其中。这方面,武夷山市正在努力。据介绍,大安红色旅游景区正在延聘国内知名专业策划公司,对大安红军街活动项目进行策划、设计,要设计、组合出“原汁原味、有惊无险,苦中有乐、先苦后甜”的产品,再现当年大安作为闽北苏区“红色首府”的经典情景。这种结合声光电和舞台效果等的全方位体验,显然更有吸引力。
又如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上,也不能局限于旅游开发,应把目光放更远些,打造红色文化产业。这方面不妨充分发挥创意,挖掘红色主题为导向的旅游、影视、出版、动漫、红色文化工艺产品和红色食品等。
有创意才有吸引力,也才能激发出游客的消费潜力。武夷山如此,福建省其他红色旅游景点也是如此。